陆正天中国名医首席专家牌匾公示
时间:2021-07-21 18:52 来源:网上收集 编辑:admin
2021年6月份基层医疗健康委员会授权陆正天医师《中国名医首席专家》牌匾
陆正天(男)1961年5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陆正天诊所"中医师,中国明星书画院外联部副部长、医疗保健顾问、中医保健医生。
陆医生从医几十年,医术有独到之处,治愈了许多的疑难杂症,他的医术在民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誉,在2009年被浙江金华《浙中儿女》杂志称为"民间奇医陆正天"。 陆正天始终认为荣誉不能代表一切,治愈患者是我一生的追求目标。
人物成就:
1、中国中医杏林恊会会员
2、2009年被浙江金华《浙中儿女》杂志称为民间奇医陆正天。
3、2011年浙江省电视台钱江频道广泛宣传的浙江民间名中医,浙江好大夫
4、《中国民族医药报》专长推荐医生。
5、在国家及省杂志医刋发表过治疗骨质疏松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论文数篇。
例如:《中国民族医药报》刊登的《骨质疏松症验方一则》等。
成长经历:
他从小喜欢中医,对中医有极大的兴趣爱好,1981年正式拜师学中医,至今潜心研究中草药,整理挖掘民间秘方奇方无数,真正学到了民间的医技医德优良传统。在福建省中医学院进修时得到了福建中医学院杜建院长的亲自指导,又得到了解放后中国第一批药师陆玉成的真传,在祖传的秘方奇方当中悟道出自然科学的观点:事物的发展都是相生相克,各种疾病也不例外。多年研究中草药及临床验证,他始终认为,世界上没有不能用中药治疗的疑难杂症,就看医生能不能有对症治疗的良方,众多的疑难杂症,西药是无法根治的,事实也没有根治的病例,但是,中医就能治好众多的疑难杂症.正因为这样,他一生致力于疑难杂症的研究工作。
用药理念:
目前中医师用药大多数是按照二千年前的用药剂量,按神农本草,本草纲目的用药剂量,包括现在出版的药典也如此,自然环境的变化,野生药材与培植药材就没有区别分开配伍,现在的患者基本上都用过西药抗生素或激素类西药,据临床分析,抗生素与激素类西药对中医药治疗有抗体作用.现在治病剂量绝对不可以按二千年前使用的剂量来治疗现在的疾病.过去野生药材居多,现在培植药材居多,现在按二千年前的药典剂量来治现在的疾病可能就不行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肩关节周围炎,人们普遍认为大医院都难以治愈,但陆正天运用了他的用药理念,却能确确实实给患者治愈了很多很多。他的用药理念突破了传统概念,在发扬继承了传统理念的同时,又细心大胆的尝试自己的用药理念。
其次,他对'药典'的毒性中药理解也不同.他始终认为能治病的中药就是良药,而不是毒药,辨证施治,掌握剂量效应才是根本。为什么人参无毒也能吃死人,它是毒药吗?药典上记载;性味;性平,味甘、微苦并无有毒记载。按自然科学分析,药材也是相生相克,有妨碍其它脏腑的中药进行或中和的方法配伍处理,减少副作用的存在,对剂量就不能按药典死板使用,必须按病症实际需要进行配伍,做医生特别是中医师要知道自己的本职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做书面文章,更不能不负责任推卸理由,一个人的生命交给了你,就必须细心研究他的病情,合理用药。
目前,很多病人与家属不放心到民间医生哪里看病,这是可以理解,因为,民间医生过去称为郎中、有些人又会有偏见,认为是非法行医,不够正规或乱用药,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民间的医生并不是全没有文化的人,相反,对患者用药都十分细心,辩证施治也十分认真,〔待续〕。
病症施治:
陆正天所用的药方当中有'大方'与'缓方'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治里不治外,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下,陆正天先以大方控制病情不进一步恶化,再与'缓方'相结合,祛邪扶正,完全把症状消除。所以常常用'十剂'当中的'补剂'为常用方燥、湿二剂为辅助补中祛邪的治疗方法,副作用极少的治疗原则,同时按升、降、沉、浮的药理,尽量做到药性直达病灶,按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配伍组合,根据辨症立法的要求,按不同归经功能,互相辅助、相互监制,协调一致,不是单纯的药并列或作用相加。各种疾病四诊处方,结合审证求因,准定药量,一病多方,复诊改方,结合病人的心理因素,并用心理疗法。同时依据阴阳学,对立有统一的阴阳平衡关系配伍组方,研究成较完整的治疗方案。
陆正天对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组方选药,针对性极强,必须选用地道中药材,没有模棱两可的药材,服后能消除痛苦、消除病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
主要表现为骨骼中,骨基质和无机盐按比例减少,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由于骨基质在钙、磷等无机盐之间起支持和连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质减少,则无机盐等物质之间的间隙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症,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骨骼中钙、磷等无机盐也会不断流失,从而造成骨骼中基质和无机盐都减少的现象。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一、原发性骨质疏松,二、继发性骨质疏松,三、特发生骨质疏松。
1、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性骨质疏松。
2、继发性骨质疏松;
(1)内分泌失调疾病。
(2)血液病。
(3)药物的不当服用。
(4)慢性疾病,肾病及肝功能不全等。
(5)营养因素,d、a维生素不足及蛋白质摄入不足等。
(6)先天性因素,成骨不全。
(7)废用性;如长期卧床,肢体石膏固定及瘫痪等。
3、特发性骨质疏松;
(1)青少年骨质疏松。
(2)成年人骨质疏松。
(3)妊娠期及哺乳期骨质疏松。根据发生范围,骨质疏松又可分为;全身性、局限性二大类;目前最为常见的骨质疏松是老年骨质疏松症、因此也是防治重点。
骨质疏松症病例:
翁某,女、63岁,浙江东阳东横店镇上城小区人。
夫妻二人走路到医院看病,医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经医院一个月的治疗,病情加重,抬回家春节,正月初三、患者女儿找到我与她一同去患者家,经我望,问,闻,切诊断为:妇女绝经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加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医院激素类药用量过多。当时症状:全身骨关节疼痛,转身困难,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治法:健脾益肾,补骨坚骨,益精填精。
处方:圣草33克,骨碎补20克,通经草20克,灸甘草15克,乳香,没药各13克,地龙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熟地10克,红花3克,干姜3克,移山参3克。
方析:圣草,入脾,肺,肾三经,味微苦性温,为补气助阳之药,既能实卫固表,益精神,为君药。骨碎补,入肝肾二经,味苦性温,补骨坚骨,活血止痛,按君药用之。痛经草,入肝,脾,胃三经,味苦性辛温。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经活血,治四肢软弱,按臣药用之。灸甘草,入脾,胃,肺三经,通十二经络,味甘性平,灸之则温,补三焦元气,散寒邪,其性缓急,能调和诸药,按臣药用之。乳香,入心,肝,脾三经,味苦性辛,温,活血化瘀,朱丹溪曰:"补骨,定诸经痛,辛温香窜,入少阴心经,活血止痛,血滞疼痛要药"。为方中佐药。没药入肝经,味苦性平,散血祛瘀,消肿定通,生肌。没药散血,乳香活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味药相兼而用,共为佐药。地龙,入肝,脾,膀胱三经,味咸性寒,清热息风,清肺通络,利尿。黄柏,入肝,肾,膀胱三经,味苦性寒,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坚骨壮骨髓,利下焦湿热,(对下肢骨质疏松可加大剂量)。知母,入心,肝二经,味苦性寒,消劳热除骨蒸,凉心去热,清肺滋肾,活血散瘀,朱丹溪曰:"多用破血,少用养血"。骨质疏松不能破血,用少量以养血为更本。干姜(去皮),入心,肺,脾,肾,大肠六经,味辛性热,热中散寒,破风祛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祛风毒冷痹,此药虽能达六经,但有破血之力,只能按引药用之。
治后效果:
服药七天能下床走路
服药十四天生活能自理
服药二十一天能自己走路
5公里来回,随访十年未复发,一切正常!
部分荣誉:
折叠